欢迎光临江南全站app下载专业的全自动包装设备生产厂家

江南app体育平台下载不断听取客户建议并提升包装设备

APMGT-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包装机供应商


不是一个西瓜在战斗(图)

来源:江南全站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3-09-28 19:48:38

  “这是今年最后一份瓜了。”7月11日下午,53岁的瓜农杨爱英在村里邻居的帮助下将自己家仅剩的一块儿瓜地里的瓜卖了,卖完瓜,她们赤着脚坐在瓜田里快乐地聊着家常。平度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镇上的西瓜已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从刚开始的两三个村“滚”到了九十多个村,平均每年全镇西瓜的产值能达到6个亿左右,注册了商标、成立了合作社,青岛西瓜开始远销东北、江浙等地。

  杨爱英和记者说,自己27岁的时间开始种西瓜,一开始才种了四亩地,如今种了11亩地。“11亩瓜田我种了一半大田西瓜,一半大棚西瓜。亩产都达上万斤。”杨爱英的大田西瓜每斤售价五六毛,大棚西瓜每斤售价一块二左右,算起来今年至少收入小十万元。“今年气候不好,除了减产价格也没去年高,去年至少赚十几万。”

  跟杨爱英一个村的邓守江也种了多年西瓜,但是他没有种大棚,全部都种了大田瓜。“我种了十四亩地的大田瓜,平均亩产也上万斤,今年价格不行,高价低价平均一下每斤瓜能卖6毛,满打满算也能挣个小十万,往年不止这些。”据邓守江介绍,自己每年4月份开始忙活种瓜,6月底之前就把地都腾出来了。腾出地之后就开始种玉米,11月份收玉米。“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基本上可以我每亩地的西瓜本,所以西瓜收入我是净赚的。”据了解,邓守江和杨爱英在明村镇并不算是种瓜大户,镇上的种瓜大户们每年都种三四十亩地,还有一些人种完大棚瓜会再种尖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凭着这块儿生养自己的土地,大多数村里人的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左右,有些甚至能达到二十多万。“现在我们村的人都不愿意出去打工,都在家种西瓜了。还有几个大学生也留在村里种西瓜呢。”

  “村里第一次引进设施种植(大棚)西瓜的时候是23年前,只在两三个村进行试点,后来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有九十多个村种植西瓜了。”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和记者说,当年开始试点的时候很多村民并不认可,大家都不愿意尝试。“大棚投入大,政府搞了六年资金扶持计划,村干部带头试点。后来看到干部们都做出成效了,大家都开始有效学习。”

  “我们这可是明村西瓜,包熟包甜!”在杨爱英的瓜田里,几位瓜农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在西瓜种植和推广过程中,明村镇党委政府和瓜农们逐步认识到“品牌”在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1999年,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向市工商局申请注册了“胶河”牌瓜蔬商标。西瓜种植技术的推广发展使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胶河”牌西瓜先后被青岛市、山东省、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效应是很明显的,明村镇的西瓜产业这几年迅速壮大,慢慢的变成了镇上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据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介绍,近年来镇政府每月对设施栽培进展情况做一次调度,对发展高效农业先进的村庄进行5000至10000元的奖励。各村农业合作社也公开对外招标,为农户统一购进钢管、竹杆、塑料膜等建棚材料,既方便了群众,又降低了建棚成本。

  据了解,2007年,明村镇注册了第一个以西瓜为主的合作社,2009年开始成立了几个农产品有限公司,打出无公害品牌,给镇上的西瓜产业也带来了巨大的连锁效应。“一年一度的西瓜节现在已经快变成农产品展销会了,能吸引不少投资商呢。”种瓜妙招

  说起妙招,村里的瓜农们发明了不少省时省力的小绝招。“租蜜蜂授粉”就算一个!每年西瓜授粉的季节,王家庄子村一定会来一位养蜂人,他在村头上安营扎寨之后,就开始将自己家的蜜蜂租给村里养西瓜的人。瓜农们租到蜜蜂之后,将蜂箱摆到大棚里,小蜜蜂们就开始忙活开了。“以前都是人工授粉,这样很麻烦,还不均匀,效果也不好。后来就有人想了这个妙招,大家都开始学了。”一位瓜农笑着和记者说,自从有了这群小蜜蜂,一个人也能忙活过来了。据了解,现在明村镇每个种西瓜的村子里都有了一位固定的养蜂人朋友,他们每年都准时来给瓜农们送蜜蜂。

  为了让大西瓜“身体健康”,能抗病虫害还能保证口感长大个,瓜农们可谓下了一番功夫。不少瓜农将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当成化肥“喂”西瓜苗。“多施有机肥,西瓜长得一准好!”

  因为种西瓜,明村镇出了不少技术能手,也得了不少奖项。“我们镇的设施(大棚)西瓜,经过技术改良,光照好、上市早,品质大幅度提升,就得了一个青岛市政府科技技术二等奖呢。”程老师和记者说,这项技术实际上并不难,都是瓜农在种瓜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 。“大棚还是一样的大棚,但是种植的方式稍微变了一变产量就大幅度提升了,也好管理了。”据了解,这个获奖的技术改良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让西瓜藤学会“站队形”!

  “一个西瓜苗能长出无数西瓜藤来,以前都是任由西瓜藤遍地自由生长,现在我们让两条西瓜藤对着长,一个西瓜苗种在这头,另一个西瓜苗种在另一头,两棵西瓜苗从两头开始面对面向前‘爬’,形成两条平行线,有秩序好管理,施肥、打瓜芽都方便多了。”程老师和记者说,还有一个改良的地方是,所有瓜苗都只留三根瓜蔓,一根“负责”结西瓜,另外两根只负责供给养分。“三个‘妈妈’照顾一个孩子,长出来的西瓜各个都又大又甜。”

  提到明村镇西瓜,就必须提明村镇各个村里的“西瓜代办”们,他们在村里西瓜产业化的道路上可谓功不可没。明村镇王家庄子村一位“西瓜代办”吴光辉和记者说,做“代办”是因为“懒”。“以前,瓜贩子不认得我们村的路,村里人也不认识几个瓜贩子。”在吴光辉的记忆里,村里最早的卖瓜工具是牛车,后来是三轮车,头一天就要把西瓜摘下来装好车,天不亮就出发,连夜赶到城里卖到中午才能回家,一天下来特别累。“辛苦钱不好赚,我就想着找城里的瓜贩子去村里买西瓜。”吴光辉在青岛各个水果批发商业市场打探价格,认识了不少瓜贩子,并将瓜贩子带到了村里。一开始他就想着卖自己家的瓜,后来也开始帮村里的瓜农卖瓜。

  吴光辉说,“西瓜代办”的身份就等于房产中介,帮瓜贩子找“瓜源”,平均每斤西瓜他能收到三分钱的回扣。“这笔钱也不少,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做代办了。”吴光辉笑着说,竞争非常激烈,生意不好做了,他慢慢的开始开拓外地蔬菜瓜果市场。文/图 记者 郭冰 实习生 张艳勇